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旅遊影片

讓愛玩客帶你一同遊世界

20150309【愛玩客i walker -小鍾】-激推 !! 絕不後悔,日本名古屋必做五大事件簿


20141028【愛玩客i walker - 詹姆士 】 - 首爾!! 邊吃邊玩跑首爾 running food



20141111【愛玩客i walker - 詹姆士】 - 必吃!! 地中海秋季海鮮,跟我這樣吃!! 好忙碌,自助式吃法特別有feel



中國萬里長城

The Great wall - by Hao Wei.jpg
長城,是古代中國為抵禦不同時期塞北遊牧部落聯盟的侵襲,修築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廣州、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總計有43721處長城遺產。長城同時也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以及修繕時間持續最久的建築物。

2009年4月,中國國家測繪局國家文物局報告最新的完整考古研究顯示,明長城全長8851.8公里,其中人工牆體的長度為6259.6公里,壕塹長度為359.7公里,天然險的長度為2232.5公里,牆體平均高6至7公尺,寬4至5公尺。

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宣布,歷經近5年的調查和認定,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4496.18公里。這是中國首次科學、系統地測量歷代長城的總長度。該長度比位列第二位的伊朗戈爾干長城(195公里)長約108倍。
歷代長城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三時期的規模最大。《延慶州志》記載:「古長城,在州南二十餘里,即燕塞,燕昭王秦開謀,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遼西。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

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後晉放棄燕雲十六州使得宋朝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只起到盤查路人和作為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到了現代,熱兵器飛機的發明與空軍出現,修長城已經完全失去軍事意義了。
長城構築
構築法則
長城的構築,以「因地形,據險制塞」為基本法則。「因地形」,即指根據地形條件而構築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資源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據險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險禦敵。此原則有利於防守,也可以節省建築材料。
建築材料與構築方法
長城的修築從春秋到明後期,持續了兩千多年。由於各個時代的生產力、技術水平不同,也由於各個政權所面臨的軍事形勢不同,歷代修建的長城在構造、建築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於各處地理條件的差異,即使同一時代所修的長城面貌也有不同。
就不同歷史時期和築城技術的發展而言,北魏以前各朝所修的長城,以版築夯土為主,北魏時出現了磚石結構的長城,明代長城則廣泛運用了石砌法磚砌法磚石混砌法,從橫切面之觀察更含三角學上的應用,特別在陡坡上的鞏固方面起了作用。

就長城沿線各地的地理條件之不同而言,建造長城所需的材料均按「因地制宜」的原則就地取材解決。崔豹古今注·都邑》說:「秦所築長城,土色皆紫,漢亦然,故云紫塞焉。」在山地,則開山取石壘牆;在黃土地帶,則取土夯築;在沙漠,則用蘆葦或柳條,加以層層鋪沙修築。此外,砌牆所用的磚、瓦、石灰和木料等,除就地設燒制或砍伐外,官府還設有專門部門供應。
長城形制與體系
長城從來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牆,而是由大量建築組成的嚴密體系。統而言之,越到後期,長城體系就越完善、越嚴密,整體防禦能力不斷增強。長城體系主要由關隘城牆與樓台、烽燧三部分組成,此外還包括其他附屬設施。城牆與樓台又可以分為城門城樓城牆三部份。 
軍事意義
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還不是防禦的最前線,而是攻擊起始線,和交通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前線在長城以北一千公里。在古代,遊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但是僅僅依靠長城的消極防禦並不能阻止有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北虜事蹟》記載:「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套虜二萬餘騎到,於花馬池北鎮邊墩起,至石井兒墩止,拆開牆口一十二處,深入固原等地搶掠而去。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套虜二萬騎到,於花馬池北柳揚墩起至青羊墩止,拆開牆口一十六處,深入平涼臨鞏,直抵隴州,大掠而去。總制右御史鄧章調榆林等處官軍分布固原要衝,不能御。」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變」,蒙古俺答汗於正面攻擊古北口同時,從黃渝溝拆長城而過,明軍不戰自潰。俺答攻至北京城外,大掠而回。 
文化意義
長城是中國古代建造的最為宏大的工程之一,中國的歷朝歷代長城都發揮了很重要的防禦作用,1987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存在,對古代中國來說,也是一個防禦入侵的精神防線。而在近代,中國人以長城作為中國的象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中,有「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歌詞,號召人們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刻,抵禦入侵。

對長城的負面評價自古就有,例如陳琳《飲馬長城窟行》:「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怫鬱築長城」。負面觀點認為,修築古代長城勞民傷財,是「閉關鎖國」的象徵。例如1990年代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的歌曲《長城》中所唱;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鮑昌曾撰文《長城》,描述古代長城是「淒婉的歷史」、「民族封閉的象徵」、「文化愚鈍的標誌」,並樂於見到今天長城的開放局面。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中,傳說秦始皇時期賦稅勞役繁重,有一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才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屍骨也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千辛萬苦,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已經死去的噩耗,她在長城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城牆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的屍骸,孟姜女於因絕望而投海而死。

長城的意義也更被進一步延伸到網際網路領域。中國以外的媒體曾以谷歌事件為題,透過漫畫形式指出中國政府屏蔽谷歌部分網頁的做法是在「構築網際網路領域的『數字長城』,以此阻止國內網際網路用戶透過國外網頁了解某些事件的另一種說法,和來自外部網絡的惡意攻擊。中國國內網際網路用戶要攻破這堵『數字長城』的封鎖,只有通過使用『翻牆』」。

長城也是中國各種產品、企業廣泛使用的品牌名稱之一。

長城可以說是地球上重要的人造建物代表。1937年時,著名荷蘭美籍歷史通俗讀物作家房龍在出版的《地球的故事》中猜測:「中國的長城是月球上的太空人唯一能看得見的建築物」。關於能否從近地太空或月球上用肉眼望見長城一直存在爭議。但據一般研究與邏輯,長城寬度4~5公尺,遠小於四線道或以上之公路,如高速公路等,且其本身並非發光體與反光體,在數百公里以上不藉助儀器用肉眼觀察是不可能的。另外,神舟五號太空人楊利偉也稱其在2003年的太空之旅中沒有看到長城。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N首爾塔

Seoul Namsan Tower.jpg
N首爾塔(英語:N Seoul Tower,俗稱首爾塔、南山塔)位於韓國首爾特別市龍山區南山,高236.7米,建於1975年,是集旅遊觀光和電視發射為一體的地標建築,鄰近南山纜車站。

2005年首爾塔耗資15億韓圓進行7個月的改裝工程,於2005年12月9日重新開幕,並易名為N首爾塔。塔上燈光將按季節與主題而變動。塔上設有旋轉餐廳、咖啡室及展望台,可以鳥瞰整個首爾
歷史
首爾塔始建於1969年12月,斥資近15億韓圓於1971年建成。最初被用於電視發射塔。1972年的4月和8月韓國文化廣播公司韓國放送公社分別開始通過該塔發送電視信號。1975年7月,首爾塔的展望台竣工。1980年10月首爾塔正式對公眾開放。
首爾塔至對公眾開放以來,已經發展成為首爾的一處著名景點和地標。1990年5月,首爾塔的遊客人數達到1000萬人。 1991年11月,SBS株式會社成為第三家通過首爾塔發送電視信號的電視台。2000年4月,韓聯社新聞台收購了首爾塔並進行了翻修。2001年4月,首爾塔的遊客人數達到2000萬人。
2005年4月首爾塔與韓國CJ希傑集團進行和合併。合併後首爾塔進行了重新的設計與裝修,正式更名為目前的「N首爾塔」。英文字母N在這裡即代表了南山(남산,Namsan),又代表了英語New(新)的意思。
景點
N首爾塔位於韓國首爾景色優美的南山山頂,是首爾和韓國象徵性的地標。N首爾塔附近有南山公園南山谷韓屋村等其它旅遊景點。一般遊客去N首爾塔都是乘坐南山纜車
夢幻般的夜景燈光是N首爾塔的亮點。用於燈光照明的投資高達15億韓圓。塔上安裝了70多套可以隨風舞動的「蘆葦燈」,另外如果放入100元韓幣,淋浴噴頭就會有光噴薄而出,形如沐浴。 N首爾塔的燈光利用最新LED技術設計,不同的季節和每個不同的活動照射塔外觀的色彩和曲線都會不同。每天晚7時至12時整點N首爾塔還會呈現建國大學鄭教授設計的「首爾之花」燈光作品,從各個角度向天空發光在首爾的夜空中演繹盛開的花朵。
N首爾塔的觀景台是眺望漢江和欣賞首爾夜景的好地方。站在觀景台上首爾全景盡收眼底。另外N首爾塔的觀景台是個數字化觀景台裝有32部LCD屏。遊客在這裡還可以了解首爾的悠久歷史
N首爾塔上的同心鎖
位於N首爾塔PLAZA第二層的的屋頂露台是欣賞首爾美景的愜意地方。這裡鋪著巨大木地板充滿著異國情調。許多戀人們在此約會。戀人們在欄杆上掛滿的同心鎖,也成了N首爾塔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在N首爾塔下還有一家泰迪熊博物館。博物館由「歷史館」和「特別館」構成,通過各種泰迪熊玩具展示首爾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可愛的泰迪熊扮成成為韓國古代的君王,為遊客展現一個美麗可愛的古代首爾。清溪川明洞仁寺洞東大門等現今首爾的旅遊景點也都被精巧細緻的描繪出來。遊客在此可以一眼看遍首爾
開放時間
  • 早上9時至晚上10時
  • 聖誕節、12月30-31日、1月1日延長至凌晨2時。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希臘帕德嫩神殿

The Parthenon in Athens.jpg
帕德嫩神殿是古希臘雅典娜女神的神廟,興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衛城。它是現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臘時代建築物,一般被認為是多立克柱式發展的頂端;雕像裝飾是古希臘藝術的頂點,此外還被尊為古希臘與雅典民主制度的象徵,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之一。近兩個世紀以來,希臘持續進行對該神廟的修復與重建工作。

現存的帕德嫩神殿是興建來取代另一座舊帕德嫩神殿的(公元前480年為波斯人入侵所毀壞),就像大部分的希臘神廟,帕德嫩也用做金庫的用途,有一陣子是提洛同盟(後來演變成雅典帝國)的金庫,公元6世紀,帕德嫩被改用作紀念處女天主教教堂(原來供奉的雅典娜也是處女)。在1460年代早期,被鄂圖曼土耳其人征服後,它又被用作清真寺。1687年9月28日神廟被土耳其軍當火藥庫,堆積的火藥不幸被威尼斯軍隊砲擊中,引發的爆炸嚴重損毀了廟體還有彫刻。1806年,英國的湯瑪斯·布魯斯,第七代額爾金伯爵奧斯曼帝國的同意下,把部份保存下來的雕像移走,這些雕像也就是現在一般所知在1816年賣給倫敦大英博物館帕德嫩大理石,現在還展示在那裡。希臘政府要求歸還大理石的運動多年一直沒有成功。

帕德嫩神殿是古希臘文明的重要史蹟之一,對於研究古希臘的歷史建築雕塑宗教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美國的納許維爾有一座完整1:1的複製品
設計與建造
神廟坐西向東,由46根多立克柱環繞,長邊方向每邊17根,短邊方向每邊8根。
帕德嫩神廟的正立面的各種比例尺度一直被作為古典建築的典範,柱式比例和諧,視覺校正技術運用純熟,山花雕刻豐富華美。整個建築既莊嚴肅穆又不失精美。被美術史家稱為「人類文化的最高表徵」,「世界美術的王冠」。
神廟平面圖
第一次建造供奉雅典娜-帕德嫩的神殿,此意圖始於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90~88年)結束後不久,以作為送給雅典娜的禮物。這工程在一座寬大的石灰岩的地基開工,這塊地基延伸了雅典衛城南部的頂峰以及提昇了其高度。
這棟建築取代了原來紀念雅典娜·帕拉斯,俗稱舊帕德嫩的另座神廟:赫卡托巴恩(原文hekatompedon,意思是千座牆基),還可能曾經就屹立在其旁(詳細請閱老帕德嫩的獨立章節)。公元前5世紀中葉,雅典衛城成為提洛同盟根基,雅典也是當時的最大的文化重鎮,伯里克利開始著手一個很有野心的建築計劃,時程幾乎有公元前5世紀的後五十年之多,今天在雅典衛城所能看到的最重要的建築物如帕德嫩、山門(Propylaia)、厄瑞克忒翁神廟、雅典娜-尼刻神廟都是在那個時期豎立起來的。帕德嫩由菲迪亞斯監造且負責彫刻裝潢,建築師伊克提諾斯卡利特瑞特從公元前447年開始動工,廟體大約在公元前432年完成,不過裝潢至少一直到公元前431年才完工,有一些帕德嫩的財政帳簿流存到現在,從中可知最大的單一花費是從大約離雅典有16公里遠的彭特利庫斯山運石頭來到衛城。這些資金部份提撥自提洛同盟的金庫,在公元前454年從提洛島送到衛城。
雖然鄰近的赫淮斯托斯神廟是現存最完整的多立克柱式典範,然而當年帕德嫩才是公認為最出色的。John Julius Norwich指神廟:「欣賞這有最完美多立克神廟,就算是古老的遺跡,其建築學上的高尚是富傳奇性,特別是柱基的曲度、逐漸向內成錐形的內殿牆壁以及圓柱的收分曲線entasis之間微妙的一致性」柱基是安置柱子的平台,就像其他經典的希臘神廟,它有微妙向上傾斜的曲度,使得雨水可以排掉。這些柱子看似向外傾斜,實際上卻是微向內傾,而且高度一致的從外層柱座邊緣的彎向天花板。「柱上的微凸線」(Entasis)指的是柱子往上延伸微凸出來的地方,雖然帕德嫩神廟的這個視覺效果被認為比早期神廟的明顯雪茄形柱微妙,但這些視覺上的精細不被普遍同意是一種有意的效果,反而通常被認定是一種帕德嫩比起舊式直線、直角缺乏曲線的大型建築物更活潑化的手法。
測量最高的一階,帕德嫩的地基大小為69.5公尺×30.9公尺(228.0×101.4呎),內殿為29.8公尺長×19.2公尺寬(97.8×63.0呎),由其內部的兩列的多立克式柱為主結構撐起屋頂。從外量,柱的直徑為1.9公尺(6.2呎)、高度為10.4公尺(34.1呎),角柱的直徑稍微大一些。樑柱部份,帕德嫩外有46根內有19根。柱基在東、西的末端向上彎向中央60毫米(2.36英寸)以及側邊110毫米(4.33英寸)。屋頂是以板瓦大理石磁磚鋪蓋而成。
幾位建築神殿的人在建造的過程中已經經由測量圓周半徑與直徑,來計算出近似 π 的圓周率。此外還有方型、長方形、矩形、多邊形的面積公式。另外長度的分類,演變為呎與碼使建造的過程更多公式可以運算利用。
建築飾品
帕德嫩神廟,有著octostyleperipteral、兼有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建築特色,公元前438或439年,建築物裡還增添了菲迪亞斯以黃金與象牙雕成的巨大雅典娜·帕德嫩神像,此外廟體的石造物原來都經過高度的彩繪。雖然建築過程幾乎一直到公元前432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開打才完工,神廟才能獻給紀念雅典娜,公元前438年時,外部柱廊頂,中楣橫條上的多立克式排檔間飾(metopes)和內殿的牆最上端的愛奧尼式中楣橫條(frieze)已經完成了。帕德嫩神廟柱間壁與中楣橫條的豪華被同意神廟的功能是個寶庫,在opisthodomus(內殿後面的房間)放置了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的獻金。
舊帕德嫩神廟
興建供奉雅典娜·帕德嫩的神殿之企圖始於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90年)結束後不久,來作為送給雅典娜女神的禮物。這棟建築取代了較早用來紀念雅典娜·波麗亞斯(原文Athena Polias,意思是城市的雅典娜,不同於雅典娜·帕德嫩,這是較為溫柔典雅的女神。)的赫卡托巴恩(原文hekatompedon,意思是千座牆基),這棟常被稱呼為舊帕德嫩的建築,在公元前480年毀於波斯帝國攻擊。這原始的帕德嫩還有其毀壞的記述可見於希羅多德而其原柱的殘片清楚可見被改建到厄瑞克忒翁神廟(Erechtheum)。該結構體的進一步物證在1885-90年之間,由Patagiotis Kavvadias的挖掘而揭露出來。這次的新發現讓德國考古學會的理事Wilhelm Dörpfeld得以聲稱有一個原始帕德嫩的獨特地基存在,Dörpfeld命名它為一代帕德嫩神廟,不是先前已有的大型建築的下面。。Dörpfeld的觀察是第一代帕德嫩的三層結構其中兩層由poros石灰石組成同樣作為基礎,而最高階的Karrha石灰石層被Periclean Parthenon的較低一層掩蓋住,這個平台較小,且靠近最終的帕德嫩,這指出它是為另一棟全然不同的建築物所建,而現在整個被覆蓋了起來。1885-90年間最終的挖掘報告出版後,揭示了有些複雜的景象:地基與Kimonian牆是同年代的,這也暗示第1座神殿的存在時間比原來估計的還晚。
如果原始的帕德嫩的確被毀於公元前480年,這招致了一個疑問:為什麼該地點留下一個遺跡達33年之久?一個主張是公元前479年的普拉提亞戰役,希臘聯軍發誓道:「被波斯人毀滅的聖殿不再重建」,直到前450年卡里阿斯和約的簽訂,這個誓言才被赦免 。另一角度而言,波斯人離開後,至少重建雅典的花費就現實因素也是個原因。然而Bert Hodge Hill的挖掘讓他提出這個說法:第2座帕德嫩神廟的存在開始於公元前468年後的客蒙時期 。Hill宣稱Dörpfeld所說的一代帕德嫩神廟的最高階的Karrha石灰石層實際上是二代帕德嫩神廟三層結構中最低的,其臺基尺寸經Hill計算為23.51x66.888m。
要判定帕德嫩神廟原型存在的年代,很困難。這主要在於1885年時,考古學的seriation挖掘法尚未發展完成,當時在考古地點,粗曠的的挖掘與重填作業方式損失了許多寶貴的資訊。在1925-33年間,學者Graef和Langlotz進行了重量級的研究,他們企圖為在雅典衛城發現的陶瓷碎片找出合理的解釋,在1925-33年間把他們的研究成果出版。啟發了美國考古學家William Bell Dinsmoor嘗試提供衛城重建的平臺下面神廟平臺和五道墻的限定日期。Dinsmoor 推斷帕德嫩一代可能屹立最晚的一天不早過公元前495年,這與Dörpfeld認定的較早日期有所抵觸。Dinsmoor甚至更進一步否定了有兩個帕德嫩神廟的原型,唯一的建於Periclean神廟前的就是Dörpfeld所說的波斯人入侵前建成的二代帕德嫩神廟。Dinsmoor和Dörpfeld在1935年《美國考古學雜誌》交換了觀點。
名稱
帕德嫩這個名字其原意不易了解。根據Jeffrey M. Hurwit表示:「帕德嫩」(原文Parthenon)這個術語的意思是「少女的」或是「少女們的」,而且似乎其緣由要歸因於帕德嫩裡一特殊的房間,這個房間常引起爭辯哪一個房間才是,而且為什麼這個房間會有這個稱號?一個理論表示說帕德嫩指的是一個過去用來舉辦Panathenaic Festivalarrephoroi(一每年被選出來侍奉雅典娜的四名年輕女孩)揮動致贈給雅典娜的佩潑洛斯女裝的房間。
Christopher Pelling主張雅典娜·帕德嫩也許曾構成了像雅典娜·波麗雅斯關係密切但不同來源的信仰。根據這個理論,帕德嫩這名稱意指"在室女神的神廟",且根據雅典娜.帕德嫩的信仰祭儀此名跟這神廟產生了關連。parthénos 這個稱號的來源也是不易理解的,原意指「處女,未出嫁的女子」,曾特別用於 阿耳忒彌斯這位狩獵與採集女神,與雅典娜這位戰爭與工藝女神,或是其他實際用途的理由,此外也有人提議到神廟的名稱暗指處女們(parthenoi)崇高的犧牲保證了城市的安全。
無論如何,第一個例子中,把帕德嫩當作整座建築物的名稱,這明確的紀錄是來自於公元前四世紀的演說家狄摩西尼。根據再前一個世紀的建築帳簿資料,這建築只被簡單的被稱乎為ho neos(神廟)。傳說建築師Mnesikles和卡利特瑞特在他們於雅典人建築中遺失的文書,曾稱呼這建築為Hekatompedos(千牆基),而在前四世紀,以及稍晚有稱Hekatompedos或是Hekatompedon,當然也有稱帕德嫩的,西元1世紀的作家普魯塔克 把這建築稱做Hekatompedon(帕德嫩)。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相傳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學家從沒有在金字塔中找到過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於埃及古王國時期。陵墓基座為正方形,四面則是四個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錐體),側影類似漢字的「金」字,故漢語稱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成為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影響力和持久的象徵之一,這些金字塔大部份建造於埃及古王國中王國時期。

大部份研究來源顯示埃及存在的金字塔結構數目有81座到112座金字塔,而大多數學者贊成較高的數目。1842年,卡爾·理察·累普濟烏斯英語Karl Richard Lepsius)(Karl Richard Lepsius)製作了埃及金字塔列表,當時他計算有67座,但在他後來的考古生涯中有更多經他鑑定和發現的金字塔野人。

許多不精確的計數,則是因為與許多保存不佳的小金字塔殘骸和碎石陵墓有關,其殘骸經常難以確認該陵墓是否為金字塔型構造,但它們確實存在也是經考古學家研究及鑑定的,大部份會將這些難以確認的遺跡分區歸類、編組計算數目,其中由北到南最重要觀察範圍中。

金字塔的主要用途為法老王的陵寢,有保護法老王的功能,並讓法老王由人轉為神的安全設施,讓法老王升往天界。金字塔具有強大的宗教目的,而古法老王為完成金字塔,不惜金錢、人力成本與代價。

2007年12月26日,埃及古蹟最高委員會負責人宣稱,埃及將通過適用於全球各地的法律,要求複製埃及金字塔或人面獅身像等埃及古蹟者支付版權費作為埃及數千座法老古蹟的維修費,但不禁止全球各地藝術家利用繪畫或其他方式來複製各時期法老古蹟與埃及古蹟以獲得利益,只要這些作品「不是百分之百複製品」就可以。
金字塔的建造
金字塔的建造方法沒有任何文獻記載。後人有幾種推想。一種是用一個巨大的槓桿,一段用繩子綁住石塊,另一端通過人力將石塊吊往上方,然後將石塊逐步往上堆砌。另一種推測是,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質滾軸將石塊拉上去,土堆是環繞金字塔螺旋上升。也有人認為,第二種方法土堆的清除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而推測開始用土堆,然後用槓桿。也有研究推測是將少量水倒入沙內減少磨擦力後,用滑車在沙地上運送石塊。
金字塔的建築,其所用的技術按現代的標準或許並不高明,但是在他們的管理與組織能力給予我們一件沉默的證明。例如胡夫大金字塔佔地十三英畝,用兩百三十萬塊石頭組成,每一塊石頭重約兩噸半。此項建築,據估計費去十萬人二十年之力。
但是,也有另外的說法,2006年時,費城德萊瑟大學材料工程學教授巴爾·索姆就推測,「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上層時,是把混凝土灌入高處的模子內,而不是把巨石拖運到高處。」(全文發表於2006年12月美國陶瓷協會期刊),當然這種說法也遭到許多人的質疑,其中他們質疑巴爾·索姆的採樣是否是採樣到近代修補金字塔時所用到的水泥。而法國建築師讓·皮耶·胡丹於,2007年3月31日提出「由內往外蓋」論點,認為是在大金字塔外牆砌一道外置斜坡,接著再建構一條內部螺旋隧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義大利比薩斜塔

Leaning Tower of Pisa.jpg
比薩斜塔(英語:Leaning Tower of Pisa),世界著名建築奇觀,義大利的標誌之一。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市北面奇蹟廣場建築群,而且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均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有巨大影響,故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

比薩斜塔是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蹟廣場三大建築之一,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地理位置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於1153年-14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建於1173-1350年)和墓園(建於1278年-15世紀),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
建造歷史
比薩大教堂鐘樓的建造開始於1173年8月,工程曾間斷了兩次很長的時間,歷經約200年才完工。它的建造完全遵循了最初的設計,但它的設計者至今未知。

在鐘樓入口右側牆上發現的碑銘記錄了鐘樓開始建造的年代:「A.D. MCLXXIV. CAMPANILE HOC FUIT FUNDATUM MENSE AUGUSTI」,意為「此鐘樓奠基於公元1174年8月」(註:實為1173年8月,當時比薩使用的紀年同現在通用的公元紀年相差一年)。這個年份也多次出現在歷史檔案和同時代的編年史中。
Lightmatter pisa.jpg
過去人們曾一度認為鐘樓是故意被設計成傾斜的,但是現在人們清楚地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作為比薩大教堂的鐘樓,1173年8月9日開始建造時的設計是垂直豎立的,原設計為8層,高54.8米,它獨特的白色閃光的中世紀風格建築物,即使後來沒有傾斜,也將會是歐洲最值得注意的鐘樓之一。
但是1185年,當鐘樓興建到第4層時發現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導致鐘樓已經傾斜偏向東南方,工程因此暫停。期間的1198年,記載了鐘樓內撞鐘的存在,這標誌著鐘樓雖然傾斜,但至少懸掛了一個撞鐘,實現了它作為鐘樓的初衷。
1231年,工程繼續,第一次有記載鐘樓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採取各種措施修正傾斜,刻意將鐘樓上層搭建成反方向的傾斜,以便補償已經發生的重心偏離。1278年進展到第7層的時候,塔身不再呈直線,而是為凹形。工程再次暫停。
1292年,喬凡尼‧皮沙諾用鉛垂線測量了鐘樓的傾斜度。
1360年,在停滯了差不多一個世紀後鐘樓向完工開始最後一個衝刺,並作了最後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擺放鐘的頂層完工。54米高的8層鐘樓共有7口鐘,但是由於鐘樓時刻都有倒塌的危險而沒有撞響過。
建築風格
比薩大教堂和比薩斜塔形成了視覺上的對稱性。
比薩斜塔毫無疑問是建築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築。在發生嚴重的傾斜之前,它大膽的圓形建築設計已經向世人展現了它的獨創性。雖然在更早年代的義大利鐘樓中,採用圓形地基的設計並不少見,類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納托斯卡納翁布里亞找到,但是,比薩鐘樓被認為是獨立於這些原型,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鑑前人建築經驗的基礎上,獨立設計並對圓形建築加以了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比薩風格。
比如,鐘樓的圓形設計被認為是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築形成反射而相對應,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圓形後殿的曲線設計。更重要的是,鐘樓與廣場上對圓形結構的強調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偉的同樣是圓形的洗禮堂奠基以後,整個廣場更像是有意設計成耶路撒冷復活教堂(Anastasis)的現代版本。這種的設計正來源於經典的古代建築。
鐘樓的裝飾格調繼承了大教堂和洗禮堂的經典之作,牆面用大理石石灰石砌成深淺兩種白色帶,半露方柱的拱門,拱廊中的雕刻大門,長菱形的花格平頂,拱廊上方的牆面對陽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蔭面的強烈反差,給人以鐘樓內的圓柱相當沉重的假象。大教堂、洗禮堂和鐘樓之間形成了視覺上的連續性。
傾斜的原因和趨勢
奇蹟廣場上的宗教建築群,從左到右分別是洗禮堂、大教堂和比薩斜塔。
幾個世紀以來,鐘樓的傾斜問題始終吸引著好奇的遊客、藝術家學者,使得比薩斜塔世界聞名。
比薩斜塔為什麼會傾斜,專家們曾為此爭論不休。尤其是在14世紀,人們在兩種論調中徘徊,比薩斜塔究竟是建造過程中無法預料和避免的地面下沉累積效應的結果,還是建築師有意而為之。進入20世紀,隨著對比薩斜塔越來越精確的測量、使用各種先進設備對地基土層進行的深入勘測,以及對歷史檔案的研究,一些事實逐漸浮出水面:比薩斜塔在最初的設計中本應是垂直的建築,但是在建造初期就開始偏離了正確位置。
比薩斜塔之所以會傾斜,是由於它地基下面土層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薩斜塔下的有好幾層不同材質的土層,各種軟質粉土的沉澱物和非常軟的粘土相間形成,而在深約一米的地方則是地下水層。這個結論是在對地基土層成份進行觀測後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鐘樓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邊緣,因此土質在建造時便已經沙化和下沉。
根據現有的文字記載,比薩斜塔在幾個世紀以來的傾斜是緩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層實際上達到了某種程度上的平衡。在建造的第一階段第3層結束時,鐘塔向北傾斜約0.25°,在第二階段由於糾偏過度,1278年第7層完成時反而向南傾斜約0.6°,1360年建造頂層鍾房時增加到1.6°。1817年,兩位英國學者Cresy和Taylor用鉛垂線測量傾斜,那時的結果是5°。1550年Giorgio Vasari的勘測與1817年Cresy和Taylor的勘測之間相隔267年,傾斜僅增加了5厘米。因此人們也沒有對斜塔進行特意的維修。
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導致了比薩斜塔突然加速傾斜,人們不得不採取緊急維護措施。當時建築師Alessandro della Gherar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圍進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態,揭示圓柱柱礎和地基台階是否與設想的相同。這一行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開始開裂,最嚴重的是發生了地下水湧入的現象。這次工程後的勘測結果表明傾斜加劇了20厘米,而此前267年的傾斜總和不過5厘米。
1838年的工程結束以後,比薩斜塔的加速傾斜又持續了幾年,然後又趨於平穩,減少到每年傾斜約1毫米。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雪梨歌劇院


雪梨歌劇院(英語:Sydney Opera House)位於澳洲雪梨,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雪梨歌劇院坐落在雪梨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為背景的雪梨港灣大橋,與周圍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遊客前來觀賞這座建築。

雪梨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最多可容納2679人。設計的初衷是把這個最大的廳堂建造成為歌劇院,後來設計改動了,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台被推倒重建。音樂廳內有一個大風琴,是由羅納德·沙普(Ronald Sharp)於1969年至1979年製造的。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杆風琴,由10,500根風管組成。

主廳中較小的一個才是歌劇院。由於當初是將較大的主廳設計為歌劇院,小廳被認為不太適合做大型的歌劇演出,舞台相對較小而且給樂隊的空間也不便於大型樂隊演奏。

其他附屬設施則包括戲劇院、影院以及攝影室。在入口的階梯前也經常舉行一些免費的公共演出。
建造歷史
緣由
建造雪梨歌劇院的計劃始於1940年代,戰後的雪梨並沒有專門場所用於音樂、戲劇表演。雪梨音樂學院的院長尤金·古森斯(Eugene Goossens)遊說政府建造一個能夠表演大型戲劇作品的場所。當時進行戲劇表演的場所雪梨市政廳對於戲劇表演來說太小了。在1954年,古森斯成功取得了新南威爾斯州總理約瑟夫·卡希爾(Joseph Cahill)的支持,卡希爾要求要求設計一個專門用於歌劇的劇院。儘管卡希爾曾想將其建得離位於CBD西北方的溫耶德火車站(Wynyard railway station, Sydney)更近一點,古森斯卻堅持將歌劇院建在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上。
卡希爾於1955年9月13日發起了歌劇院的設計競賽,共收到了來自32個國家的233件參賽作品。參賽作品的規定是必須有一個能容下3000人的大廳和一個能容下1200人的小廳,兩個廳都有不同的用途,包括歌劇,交響樂和合唱音樂會,大規模的會議,講座,芭蕾舞演出和其他演講。評選委員會的成員包括:英厄姆·阿什沃思(Ingham Ashworth)、科布登·帕克斯(Cobden Parkes)、萊斯利·馬丁爵士(Leslie Martin )和埃羅·沙里寧。
 本來評委們已經選出了若干件候選作品,然而因故遲到的美國設計師埃羅·沙里寧卻從淘汰的作品選出了約恩·烏松潦草的設計圖。1957年1月29日,約瑟夫·卡希爾在新南威爾斯州州立美術館宣布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贏得了競賽5,000英鎊的獎金,第二和第三名則分別為馬里蘭(J. Marzella)、波依斯萬(Boissevain)及其搭檔奧斯蒙德(Osmond)。此時的烏松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家居住宅設計師,雪梨歌劇院是其第一座公共建築。烏松1956年在斯德哥爾摩旅行時從一份建築雜誌上得知了這個建築競賽,在尚未造訪過雪梨的情況下,憑藉著幾個雪梨姑娘對家鄉的描述就繪製出了這份設計圖。直到6個月之後烏松本人才知道自己的作品獲選,當他在7月29日第一次踏上澳洲的土地時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當地的澳洲婦女周刊甚至將其比作好萊塢明星賈利·古柏。烏松此行還帶來了他在丹麥所製作的雪梨歌劇院木製模型,這個模型被放置在雪梨市政廳內。模型和雪梨歌劇院的最終造型有不小的差別,它採用的是更為奔放的拋物線屋頂,這個設計因為建造難度過大在後來的建造過程中被修改了。為了籌措建造雪梨歌劇院的資金,卡希爾開始發行雪梨歌劇院的彩票。 1958年3月,烏松和丹麥結構工程師艾拉普(Ove Arup)再次拜訪了雪梨,他們發表了名為紅皮書的雪梨歌劇院初步設計方案。
設計和建造
原本位於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的麥格理堡壘電車廠於1958年拆除,歌劇院的前期準備工作於1959年3月份開始。 3月2日,卡希爾擰緊了雪梨歌劇院青銅銘牌上的最後一顆螺絲釘,象徵著大劇院的建設工作由此展開。然而不幸的是,僅僅幾個月之後的1959年10月22日,約瑟夫·卡希爾因心肌梗塞死於雪梨醫院,日後雪梨歌劇院的建設遭遇困難時因此缺乏了許多政治上的支持。 歌劇院的建造計劃一共有三個階段。階段一(1959–1963)包括建造平台。階段二(1963–1967)建造外部的「殼」 結構。階段三:內部的設計和裝潢(1967–73)。
完工以及花費
雪梨歌劇院於1973年正式完工,總花費為1億零200萬美元。截至1973,雪梨歌劇院各製造階段的花費為:階段一:矮牆大約為5千5百萬。階段二:屋頂大約為1千2百50萬。階段三:內部的設計和裝潢5千6百50萬。舞台設施,舞台照明和風琴9百萬,其他的花費和費用1千6百50萬。1957年初步計劃的成本為7百萬,最初預計完工日期為1963年1月26日(澳洲日)。
描述
雪梨歌劇院位於雪梨灣的南部一個人造小半島上,其總面積為2.2公頃,由588個沉降于海平面以下25米的混凝土墩支撐。其中長183米,寬120米的建築群占據了1.8公頃。整棟建築建造在一塊混凝土基座上,其入口開向南邊,以97米寬的台階同路面相連。這個建築群可大體分為三個部分:最大的兩組風帆沿南北方向排列,以略呈V字形的方式在南部收攏。它們分別以三面風帆面向北部的海灣,另一面則面向南面迎接觀眾和遊客,風帆張開的「嘴」上則覆蓋著茶色的玻璃幕牆。另一對小風帆位於它們的西南處,位於其中的乃是貝尼朗餐廳。整個建築最高處為西面大廳的頂點,它距離海平面67米。
雪梨歌劇院是一個設計新穎的表現主義建築,它有一系列被稱為的大型預製混凝土構件,每一個構建都取自擁有相同半徑的半球體,它們構成了劇院的屋頂。儘管雪梨歌劇院德屋頂結構通常被稱為「殼」,事實上它們在構造上嚴格的來說並不是「殼」,而是由肋骨狀的預製混凝土構件支撐的預製混凝土嵌板。整個建築共由2,194個這樣的嵌板,每個的重量大約是15噸,整個屋頂的重量為2萬7千噸,它覆蓋著1,056,006塊由瑞士哈格納斯(Höganäs)製造的光滑的白色有人字紋路的瓷磚, 從遠處看這些「殼」顯得非常潔白。這些瓷磚具有自動清洗的性質,不過還是會受到定期維護和更換。
音樂廳位於西面的一系列「殼」內,而歌劇院則在東面的「殼」內。「殼」的高度是由它內部所要求的高度決定的,從入口處的矮空間一直升高到位於最高處的台階的座位區。一些次要的場館位於音樂廳下面的混凝土基座內,是位於西面的「殼」的一部分。這個建築擁有將近1000個房間,其建築面積為8萬8千平方米。整棟建築的用電量相當於一個2萬5千人的小城,總電線長度達645公里。
除了「殼」上的瓷磚和門廳的玻璃幕牆外,這座建築物的外部很大一部分都覆蓋了由拉娜出產的粉色花崗岩面板。重要的內部表面處理 用到了由新南威爾斯北部的沃科普出產的澳洲白樺膠合板
場館性能和設備
歌劇院有以下場館:
  • 音樂廳:此乃全歌劇院最大的房間,擁有2,679個座位,這些座位中有2100個正面表演台,其他的12塊座位席則分布在兩側。舞台呈梯形,靠近觀眾的部分較窄,為14米。最深處的寬度則為17米,舞台後面還有供唱詩班使用的坐席。舞台前部的85個座位還可收起,即使如此,這個深度11米的舞台總面積也不過200平方米,對於有些大型樂隊來說還是略顯擁擠。在1995年以前,這個音樂廳是雪梨交響樂隊的所在地,其他的音樂會演出樂隊也會使用這個場所。雖然名為音樂廳,但實際上除了演奏各種古典、現代的音樂之外也可以在裡面進行歌劇與舞蹈表演。音樂廳在設計時對聲樂特徵要求特別嚴格,大廳的天花板最高處距離地板25米。牆面上鋪裝著澳洲本土所產的白樺樹木板,這種木材可以吸收多餘的迴音。在舞台前面的雪梨歌劇院大風琴,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鏈杆風琴,有超過10,000根風管。
  • 歌劇院,是一個有1,507個座位的舞台劇院,其座位同樣排列成前低後的弧形。兩側還有4個小型的高台座椅。整個觀眾席都被塗成深色以防止舞檯燈光的反射。在舞台前方是可容納70名樂手的樂池。舞台寬11米,高7米,縱深17.5米。其頂部還有可使演員騰空而起的機械系統及電腦控制的燈光系統。後部的兩部電梯可以將布景從舞台底下送出,舞台內還有旋轉轉盤以及4台能夠將演員從舞台底部送上來的電梯。劇院所用的兩塊幕布產自法國,顏色明亮的那塊被稱為日幕,另一塊深色的則被稱為夜幕。
                         話劇廳的模型
  • 話劇廳, 是一個有544個座位的舞台劇院,主要供雪梨劇場公司和其他的舞蹈和話劇公司使用。該劇院的座位呈直線排布,白樺木做成的座椅鋪設著羊絨坐墊與靠背。牆壁同樣被塗成深色,舞台寬13.5米高4.8米深度則為14米。其內也有各類道具、機械,這個劇院可以用來表演話劇、歌劇、音樂劇。
  • 劇院,是一個擁有398個座位的劇院,這件屋子本是為室內樂而設計,不過後來卻發現同樣適合用作表演。拆卸掉前排座椅後它的舞台也是可以擴展的,
  • 藝術廳(Studio),是一個可以調整的場館,地板15米見方,四周的高台上排布著兩排固定座椅,中央舞台也可安置座位。根據其布局,最多時能容下400人。
  • 場館 (Utzon Room),是一個小的多用途場館,擁有210個座位。它是唯一一個由烏松設計的室內空間。1999年後,烏松和雪梨歌劇院管理會達成了和解,重新以顧問的身份被僱傭,重新為雪梨歌劇院設計了小型的烏松場館,於2004年在烏松的指導下進行了改建。這個小型場所沒有固定的座位,裝飾風格也以簡約為主,牆壁上還有一面14米長的彩色掛毯,這條掛毯也是由烏松設計的。
  • 前院 (Forecourt),是一個可以調整的室外場館,擁有許多不同的配置選擇,包括利用台階作為觀眾座位,它經常在不同的社會活動,現場表演以及特殊場合表演被使用到。
其他的區域(例如北面和西面的門廳)偶然也用於一些的表演。這座建築還包括了一個錄音室、五個排練用的練功房、五間餐廳、四間紀念品商店、一間旅客服務中心、60多間化妝室總計近一千個房間。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東京鐵塔

TaroTokyo20110213-TokyoTower-01min.jpg
東京鐵塔(英文譯名:Tokyo Tower,中文亦譯為東京塔)是位於日本東京港區芝公園的一座電波塔。其以巴黎艾菲爾鐵塔為範本而建造,高333公尺,比前者高13公尺,完工以來即成為東京著名地標觀光景點。正式名稱為日本電波塔,這同時也是其營運機構的名稱。

東京鐵塔由建築師內藤多仲日建設計株式會社共同設計。高332.6米,較艾菲爾鐵塔的324米高出8.6米,較東京天空樹矮301.4米,比廣州塔矮267.4米,是世界第三高的自立式鐵塔,重4,000噸,與重7,300噸的艾菲爾鐵塔相比重量大幅減輕,開工於1957年6月29日,1958年10月14日竣工,12月7日正式公開,12月23日舉行竣工儀式,開始了正式營業。三分之一用於建塔的鋼鐵,來自韓戰美軍坦克廢鐵。

東京鐵塔在150米處設有大瞭望台,249.9米處設有特別瞭望台,可一覽東京都內景色,晴朗之日可遠眺富士山。鐵塔正下方建有四層的東京鐵塔樓,除設置了通往展望台的出入口外,還設有東京鐵塔水族館和各種紀念品的小賣鋪。

東京鐵塔的顏色為相間,是因為航空交通管制規定以利辨識。近年來大眾的景觀要求提升,鐵塔不再有顏色限制,但原有的顏色就這樣保留下來。燈光照明則由世界著名照明設計師,石井幹子設計主持,照明時間為日落到午夜0點之間。燈光顏色隨季節變化,夏季為白色,春、秋、冬季為橙色。
該塔除主要用於發送電視廣播等各種無線電波外、還在大地震發生時發送JR列車停止信號,兼有航標、風向風速測量、溫度測量等功能。由於日本的類比電視播送於2011年7月24日終止,由數位電視取而代之,為改善收訊品質,從2013年起改由位於東京墨田區、標高634公尺的東京晴空塔取代東京鐵塔承擔的電視訊號發射功能。
東京鐵塔為「日本電波塔株式會社」所有,主持其日常維護管理工作。
塔頂的天線於2011年3月11日受東日本大震災影響而彎曲,預計2014年12月修復完成。 2012年,東京鐵塔在修復塔頂時,在301公尺處發現一顆破壞的棒球,但是在非常高的地方出現球很怪異所以稱為「謎之球」目前在大展示場展示。2013年5月15日宣布,設置在東京塔下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南極樺太犬群像雕塑」的搬遷工作正式開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倫敦大笨鐘

大笨鐘(英語:Big Ben,或譯作大本鐘、大鵬鐘)是倫敦西敏宮北端鐘樓的大報時鐘的暱稱,也常代指該鐘所在的鐘樓 。

鐘樓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是倫敦的標誌之一。於1858年4月10日建成,高320英尺(約合97.5米),是世界第三高鐘樓。外牆上有四面巨大的鐘表朝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針有14英尺長(約合4.27米),國會開會期間,鐘面會發出光芒。大本鐘直徑7米,重13.5噸,英國最大的鐘。每15分鐘響一次,敲響西敏鐘聲。每年的夏季與冬天時間轉換時會把鐘停止,進行零件的修補、交換,鐘的調音等。自從興建地鐵朱比利線西敏站之後,大本鐘受到影響,最近測量顯示大本鐘朝西北方向傾斜約半米。

大笨鐘的命名來源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稱大笨鐘的名字來自於本傑明·豪爾爵士,他負責修建了西敏宮。[來源請求]

大笨鐘走時準確,自從建成,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官員每天兩次派人校對此鐘。不過有一次它把時間報錯了,因為一名在大笨鐘上作業的油漆粉刷工在鐘面上掛了一個油漆桶,把鐘弄慢了。

2009年6月1日,歡慶啟用150週年。2012年6月26日,英國政府宣佈為慶祝伊利沙伯二世登基60周年,將大笨鐘所在的鐘樓正式改名為伊利沙伯塔
文化
英國,大笨鐘是人們慶祝新年的重點地方,收音機和電視都會播出它的鐘聲來迎接新一年的開始。同樣地,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大笨鐘鐘聲的傳出表示第11個月的第11天的第11個小時及2分鐘的默哀開始。

獨立電視新聞的「十點鐘新聞」以一連串的大笨鐘鐘聲作新聞預告的配樂作開始已很多年。大笨鐘的鐘聲今天仍會用於所有獨立電視新聞頻道新聞快報的新聞預告,及西敏宮大笨鐘的鐘面圖(因獨立電視新聞公司認為以大本鐘為主題過於「大倫敦主義」,因此於2009年11月2日起的十點鐘新聞取消由倫敦天際線飛往大本鐘的新聞開場電腦動畫,亦減少大本鐘的圖案出現,但仍保留大笨鐘的鐘聲音效)。從1923年12月31日開始,大笨鐘的鐘響亦可在於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台的一些新聞佈告(6時正、午夜及星期天的晚上10時正)的一小時前及英國廣播公司國際廣播部聽到。鐘聲是經由長期設置在鐘樓內而連接着廣播大樓的擴音器傳送的。

鐘樓的圖像亦曾被用作倫敦電影的標誌。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巴黎鐵塔

巴黎鐵塔(也常稱為艾菲爾鐵塔)是位在法國巴黎戰神廣場的鐵製鏤空塔,世界著名建築,也是法國文化象徵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得名自其設計師居斯塔夫·艾菲爾,屬於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
簡介
巴黎鐵塔從1887年1月27日起建,分為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12,000個金屬部件,250萬隻鉚釘,模仿人體的骨頭為建,極為壯觀屬於鏤空結構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

1889年5月15日,為給世界博覽會開幕典禮剪綵,鐵塔的設計師居斯塔夫·艾菲爾親手將法國國旗升上鐵塔的300米高空,由此,人們為了紀念他對法國和巴黎的這一貢獻,特別還在塔下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銅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市政府特意在巴黎鐵塔上介紹了其為申奧所做出的準備情況,而巴黎鐵塔更成為了該國申奧的「天然廣告」。

這個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金屬建築,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45年,直到紐約克萊斯勒大樓的出現。

巴黎鐵塔由250萬個鉚釘連接固定。於塔的四個面上共刻有72個法國科學家、工程師與其他知名人士的名字居斯塔夫·艾菲爾以此來銘記他們做出的貢獻。

戰神廣場的另一端有和平門和和平碑,上面用不同的文字寫着「和平」,表達了人們美好的願望。
設計
當許多人訝異於巴黎鐵塔大膽的造型時,也有人認為艾菲爾只是在設計一個藝術品,而沒有考慮其工程面。艾菲爾以及他團隊中有經驗的橋樑工程師了解風力對這類結構的影響,也知道若要建世界上最高的鐵塔,一定要確定結構受到的風力是在可承受範圍內。艾菲爾在1887年2月14日接受法國的《時報》訪問時提到:

當我在設計巴黎鐵塔時,主要會考慮哪一種現象?是風阻。因此我依照精細的數學計算來設計鐵塔四隻腳的曲率……會帶來力量和美感的印象,會讓觀察者感受到整體的氣魄

艾菲爾依照實證及繪圖的方式考慮風的影響,而不是利用某特定的數學公式計算。塔的曲線大致呈指數的形式,嚴格來說是兩段指數曲線。底下的部份為了確保可以抵抗風力,特別設計有較高的強度。最近幾年有許多數學的解譯說明其設計的成功,包括有一篇用非線性積分方程描述塔上任一點的壓力和結構張力的平衡。巴黎鐵塔受到風吹時,只會晃動6至7公分。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臺北101大樓


關於臺北101
一座傑出的地標建築,足以改變這個城市。如同帝國大廈之於紐約、艾菲爾鐵塔之於巴黎、更如晚近的金茂大廈之於上海,面對二十一世紀,台北需要更寬廣的舞台、更亮眼的演出,高度508公尺,地上101層,地下5層的台北101專案即是「將台北帶向全世界」(Bringing Taipei to the world )的希望工程。
台北101在93年12月31日舉行大樓開幕典禮,除了宣示台北101進入全新的營運階段,當晚的跨年點燈配合炫麗耀眼的煙火秀,更是成功的向世人宣告台北101的時代來臨;94年2月,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簽約宣布進駐,4月18日,德國拜耳公司更成為第一家進駐的跨國企業,緊接著包括瑞泰人壽、荷蘭銀行、Google等國內外一流企業進駐,101商圈已經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
堅強的股東與專業團隊
台北101是台北市政府第一個與民間攜手開發的大型BOT專案,於1997年7月由國內十家企業聯合組成的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地上開發權,而開始進行規劃建造,並負責經營管理。
台北101自許要在硬體建設達到世界最高建築水準,更要在軟體經營管理上超越國際,因此從建築設計、結構工程、營造施工、招商及營運管理等方面,集結全球專業經驗,組成最嚴謹的國際團隊。希望藉此機會引進國外精進人才及技術,不但拓展本土團隊的國際視野,帶動營造業的成長,更期望藉由最先進的大樓建造及經營規劃的寶貴經驗,為本案延伸長遠的附加價值。
一座踏上國際舞台的建築
台北101座落於台北最菁華地段,是國內建築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工程專案。該專案主要由國內十四家企業共同組成的台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外專業團隊聯手規劃,並由國際級建築大師李祖原精心設計,超越單一量體的設計觀,以中國人的吉祥數字「八」(「發」的諧音),作為設計單元。每八層樓為一個結構單元,彼此接續、層層相疊,構築整體。在外觀上形成有節奏的律動美感,開創國際摩天大樓新風格。
台北101多節式外觀,以高科技巨型結構(Mega Structure)確保防災防風的顯著效益。每八層形成一組自主構成的空間,自然化解高層建築引起之氣流對地面造成的風場效應,透過建築設計綠化植栽區的區隔,確保行人的安全與舒適性。大樓造型宛若勁竹節節高昇、柔韌有餘,象徵生生不息的中國傳統建築意涵。內斜七度的建築面,層層往上遞增;無反射光害的高度透明省能隔熱帷幕玻璃,讓人們在台灣的最高建築內,觀天看地。高科技材質及創意照明,以透明、清晰、營造視覺穿透效果,與自然及週遭環境大尺度的融合。
信義計畫區-最璀璨的都心
信義計畫區是目前台北唯一的大型總體規劃地帶,完善的基礎建設吸引了許多商業經營者,已成為台北市的新都心,而台北101更是位於信義計畫區的正中央,台北101主建築佔地9195坪(約為30,277平方米),信義計畫區街道寬闊,有地景公園以及嫵媚的遠山環繞,信義計畫區現在也被公認為台灣最適合居住的區域之一。
信義計畫區內完備的基礎交通建設可以吸引各地的消費者驅車造訪。此外,大約有30條公車路線經過台北101正門,台北101提供超過1800個汽車停車位,附近距離台北101不到10分鐘的步程內,另有超過7000個停車位的廣場。延伸捷運淡水線的捷運信義線,更直達台北101。
本案規畫
  • 基地面積:9,159坪 (30,277平方米)
  • 總建物面積:約114,737坪 (379,296平方米 )
  • 購物中心建物面積(不含停車場):23,744坪 (78,491平方米)
  • 辦公大樓建物
  • 停車位:汽車1858輛 / 機車3045輛
  • 面積:65,269坪(215,767平方米)                                                                                                                                                         資料來源:臺北101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