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希臘帕德嫩神殿

The Parthenon in Athens.jpg
帕德嫩神殿是古希臘雅典娜女神的神廟,興建於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衛城。它是現存至今最重要的古典希臘時代建築物,一般被認為是多立克柱式發展的頂端;雕像裝飾是古希臘藝術的頂點,此外還被尊為古希臘與雅典民主制度的象徵,是舉世聞名的文化遺產之一。近兩個世紀以來,希臘持續進行對該神廟的修復與重建工作。

現存的帕德嫩神殿是興建來取代另一座舊帕德嫩神殿的(公元前480年為波斯人入侵所毀壞),就像大部分的希臘神廟,帕德嫩也用做金庫的用途,有一陣子是提洛同盟(後來演變成雅典帝國)的金庫,公元6世紀,帕德嫩被改用作紀念處女天主教教堂(原來供奉的雅典娜也是處女)。在1460年代早期,被鄂圖曼土耳其人征服後,它又被用作清真寺。1687年9月28日神廟被土耳其軍當火藥庫,堆積的火藥不幸被威尼斯軍隊砲擊中,引發的爆炸嚴重損毀了廟體還有彫刻。1806年,英國的湯瑪斯·布魯斯,第七代額爾金伯爵奧斯曼帝國的同意下,把部份保存下來的雕像移走,這些雕像也就是現在一般所知在1816年賣給倫敦大英博物館帕德嫩大理石,現在還展示在那裡。希臘政府要求歸還大理石的運動多年一直沒有成功。

帕德嫩神殿是古希臘文明的重要史蹟之一,對於研究古希臘的歷史建築雕塑宗教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美國的納許維爾有一座完整1:1的複製品
設計與建造
神廟坐西向東,由46根多立克柱環繞,長邊方向每邊17根,短邊方向每邊8根。
帕德嫩神廟的正立面的各種比例尺度一直被作為古典建築的典範,柱式比例和諧,視覺校正技術運用純熟,山花雕刻豐富華美。整個建築既莊嚴肅穆又不失精美。被美術史家稱為「人類文化的最高表徵」,「世界美術的王冠」。
神廟平面圖
第一次建造供奉雅典娜-帕德嫩的神殿,此意圖始於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90~88年)結束後不久,以作為送給雅典娜的禮物。這工程在一座寬大的石灰岩的地基開工,這塊地基延伸了雅典衛城南部的頂峰以及提昇了其高度。
這棟建築取代了原來紀念雅典娜·帕拉斯,俗稱舊帕德嫩的另座神廟:赫卡托巴恩(原文hekatompedon,意思是千座牆基),還可能曾經就屹立在其旁(詳細請閱老帕德嫩的獨立章節)。公元前5世紀中葉,雅典衛城成為提洛同盟根基,雅典也是當時的最大的文化重鎮,伯里克利開始著手一個很有野心的建築計劃,時程幾乎有公元前5世紀的後五十年之多,今天在雅典衛城所能看到的最重要的建築物如帕德嫩、山門(Propylaia)、厄瑞克忒翁神廟、雅典娜-尼刻神廟都是在那個時期豎立起來的。帕德嫩由菲迪亞斯監造且負責彫刻裝潢,建築師伊克提諾斯卡利特瑞特從公元前447年開始動工,廟體大約在公元前432年完成,不過裝潢至少一直到公元前431年才完工,有一些帕德嫩的財政帳簿流存到現在,從中可知最大的單一花費是從大約離雅典有16公里遠的彭特利庫斯山運石頭來到衛城。這些資金部份提撥自提洛同盟的金庫,在公元前454年從提洛島送到衛城。
雖然鄰近的赫淮斯托斯神廟是現存最完整的多立克柱式典範,然而當年帕德嫩才是公認為最出色的。John Julius Norwich指神廟:「欣賞這有最完美多立克神廟,就算是古老的遺跡,其建築學上的高尚是富傳奇性,特別是柱基的曲度、逐漸向內成錐形的內殿牆壁以及圓柱的收分曲線entasis之間微妙的一致性」柱基是安置柱子的平台,就像其他經典的希臘神廟,它有微妙向上傾斜的曲度,使得雨水可以排掉。這些柱子看似向外傾斜,實際上卻是微向內傾,而且高度一致的從外層柱座邊緣的彎向天花板。「柱上的微凸線」(Entasis)指的是柱子往上延伸微凸出來的地方,雖然帕德嫩神廟的這個視覺效果被認為比早期神廟的明顯雪茄形柱微妙,但這些視覺上的精細不被普遍同意是一種有意的效果,反而通常被認定是一種帕德嫩比起舊式直線、直角缺乏曲線的大型建築物更活潑化的手法。
測量最高的一階,帕德嫩的地基大小為69.5公尺×30.9公尺(228.0×101.4呎),內殿為29.8公尺長×19.2公尺寬(97.8×63.0呎),由其內部的兩列的多立克式柱為主結構撐起屋頂。從外量,柱的直徑為1.9公尺(6.2呎)、高度為10.4公尺(34.1呎),角柱的直徑稍微大一些。樑柱部份,帕德嫩外有46根內有19根。柱基在東、西的末端向上彎向中央60毫米(2.36英寸)以及側邊110毫米(4.33英寸)。屋頂是以板瓦大理石磁磚鋪蓋而成。
幾位建築神殿的人在建造的過程中已經經由測量圓周半徑與直徑,來計算出近似 π 的圓周率。此外還有方型、長方形、矩形、多邊形的面積公式。另外長度的分類,演變為呎與碼使建造的過程更多公式可以運算利用。
建築飾品
帕德嫩神廟,有著octostyleperipteral、兼有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建築特色,公元前438或439年,建築物裡還增添了菲迪亞斯以黃金與象牙雕成的巨大雅典娜·帕德嫩神像,此外廟體的石造物原來都經過高度的彩繪。雖然建築過程幾乎一直到公元前432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開打才完工,神廟才能獻給紀念雅典娜,公元前438年時,外部柱廊頂,中楣橫條上的多立克式排檔間飾(metopes)和內殿的牆最上端的愛奧尼式中楣橫條(frieze)已經完成了。帕德嫩神廟柱間壁與中楣橫條的豪華被同意神廟的功能是個寶庫,在opisthodomus(內殿後面的房間)放置了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的獻金。
舊帕德嫩神廟
興建供奉雅典娜·帕德嫩的神殿之企圖始於馬拉松戰役(公元前490年)結束後不久,來作為送給雅典娜女神的禮物。這棟建築取代了較早用來紀念雅典娜·波麗亞斯(原文Athena Polias,意思是城市的雅典娜,不同於雅典娜·帕德嫩,這是較為溫柔典雅的女神。)的赫卡托巴恩(原文hekatompedon,意思是千座牆基),這棟常被稱呼為舊帕德嫩的建築,在公元前480年毀於波斯帝國攻擊。這原始的帕德嫩還有其毀壞的記述可見於希羅多德而其原柱的殘片清楚可見被改建到厄瑞克忒翁神廟(Erechtheum)。該結構體的進一步物證在1885-90年之間,由Patagiotis Kavvadias的挖掘而揭露出來。這次的新發現讓德國考古學會的理事Wilhelm Dörpfeld得以聲稱有一個原始帕德嫩的獨特地基存在,Dörpfeld命名它為一代帕德嫩神廟,不是先前已有的大型建築的下面。。Dörpfeld的觀察是第一代帕德嫩的三層結構其中兩層由poros石灰石組成同樣作為基礎,而最高階的Karrha石灰石層被Periclean Parthenon的較低一層掩蓋住,這個平台較小,且靠近最終的帕德嫩,這指出它是為另一棟全然不同的建築物所建,而現在整個被覆蓋了起來。1885-90年間最終的挖掘報告出版後,揭示了有些複雜的景象:地基與Kimonian牆是同年代的,這也暗示第1座神殿的存在時間比原來估計的還晚。
如果原始的帕德嫩的確被毀於公元前480年,這招致了一個疑問:為什麼該地點留下一個遺跡達33年之久?一個主張是公元前479年的普拉提亞戰役,希臘聯軍發誓道:「被波斯人毀滅的聖殿不再重建」,直到前450年卡里阿斯和約的簽訂,這個誓言才被赦免 。另一角度而言,波斯人離開後,至少重建雅典的花費就現實因素也是個原因。然而Bert Hodge Hill的挖掘讓他提出這個說法:第2座帕德嫩神廟的存在開始於公元前468年後的客蒙時期 。Hill宣稱Dörpfeld所說的一代帕德嫩神廟的最高階的Karrha石灰石層實際上是二代帕德嫩神廟三層結構中最低的,其臺基尺寸經Hill計算為23.51x66.888m。
要判定帕德嫩神廟原型存在的年代,很困難。這主要在於1885年時,考古學的seriation挖掘法尚未發展完成,當時在考古地點,粗曠的的挖掘與重填作業方式損失了許多寶貴的資訊。在1925-33年間,學者Graef和Langlotz進行了重量級的研究,他們企圖為在雅典衛城發現的陶瓷碎片找出合理的解釋,在1925-33年間把他們的研究成果出版。啟發了美國考古學家William Bell Dinsmoor嘗試提供衛城重建的平臺下面神廟平臺和五道墻的限定日期。Dinsmoor 推斷帕德嫩一代可能屹立最晚的一天不早過公元前495年,這與Dörpfeld認定的較早日期有所抵觸。Dinsmoor甚至更進一步否定了有兩個帕德嫩神廟的原型,唯一的建於Periclean神廟前的就是Dörpfeld所說的波斯人入侵前建成的二代帕德嫩神廟。Dinsmoor和Dörpfeld在1935年《美國考古學雜誌》交換了觀點。
名稱
帕德嫩這個名字其原意不易了解。根據Jeffrey M. Hurwit表示:「帕德嫩」(原文Parthenon)這個術語的意思是「少女的」或是「少女們的」,而且似乎其緣由要歸因於帕德嫩裡一特殊的房間,這個房間常引起爭辯哪一個房間才是,而且為什麼這個房間會有這個稱號?一個理論表示說帕德嫩指的是一個過去用來舉辦Panathenaic Festivalarrephoroi(一每年被選出來侍奉雅典娜的四名年輕女孩)揮動致贈給雅典娜的佩潑洛斯女裝的房間。
Christopher Pelling主張雅典娜·帕德嫩也許曾構成了像雅典娜·波麗雅斯關係密切但不同來源的信仰。根據這個理論,帕德嫩這名稱意指"在室女神的神廟",且根據雅典娜.帕德嫩的信仰祭儀此名跟這神廟產生了關連。parthénos 這個稱號的來源也是不易理解的,原意指「處女,未出嫁的女子」,曾特別用於 阿耳忒彌斯這位狩獵與採集女神,與雅典娜這位戰爭與工藝女神,或是其他實際用途的理由,此外也有人提議到神廟的名稱暗指處女們(parthenoi)崇高的犧牲保證了城市的安全。
無論如何,第一個例子中,把帕德嫩當作整座建築物的名稱,這明確的紀錄是來自於公元前四世紀的演說家狄摩西尼。根據再前一個世紀的建築帳簿資料,這建築只被簡單的被稱乎為ho neos(神廟)。傳說建築師Mnesikles和卡利特瑞特在他們於雅典人建築中遺失的文書,曾稱呼這建築為Hekatompedos(千牆基),而在前四世紀,以及稍晚有稱Hekatompedos或是Hekatompedon,當然也有稱帕德嫩的,西元1世紀的作家普魯塔克 把這建築稱做Hekatompedon(帕德嫩)。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